你是不是也超愛咖椰醬那種濃濃的椰香和蛋香?每次去新加坡或馬來西亞旅遊,總要帶幾罐回來,但說實話,市售的有時候甜到嚇人,不然就是香精味太重。我自己就是個咖椰醬控,後來乾脆在家研究咖椰醬做法,失敗了好幾次,終於摸出訣窍。今天就把我的經驗完整分享,讓你不用出門也能做出道地風味。
先講個小故事。我第一次試咖椰醬做法時,根本沒注意火候,結果整鍋變成炒蛋碎,浪費了一堆材料。後來才發現,關鍵在於「慢火」和「不停攪拌」。所以別擔心失敗,這篇會把常見地雷都標出來。
咖椰醬是什麼?為什麼要自製?
咖椰醬是東南亞很常見的抹醬,主要用椰漿、雞蛋、糖和香蘭葉熬成。味道甜而不膩,搭配吐司或麵包超級對味。自製的好處是什麼?你可以控制甜度,而且絕對無添加物。市售的為了保存,常放一堆防腐劑,自己做的吃起來更安心。
不過要注意,傳統咖椰醬做法會用鴨蛋,因為鴨蛋的香氣更濃,但如果你買不到,用雞蛋也行。我試過兩種,鴨蛋的確風味更足,但雞蛋版本比較清淡,適合怕腥的人。
自製咖椰醬的材料清單
材料很簡單,但比例是成功關鍵。以下是我測試多次後的最優組合:
| 材料 | 分量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椰漿 | 200毫升 | 建議用濃郁的罐裝椰漿,不要用椰奶飲料 |
| 雞蛋或鴨蛋 | 3顆 | 鴨蛋風味較好,雞蛋較清淡 |
| 砂糖或椰糖 | 150克 | 椰糖會有焦糖香,但砂糖較易取得 |
| 香蘭葉 | 3-4片 | 新鮮的較香,乾燥的也可替代 |
| 鹽 | 一小撮 | 平衡甜味,可省略 |
這些材料在台灣的超市或東南亞雜貨店都買得到。香蘭葉如果找不到,可以用一滴香蘭精代替,但天然葉子的香氣還是贏太多。
咖椰醬做法的詳細步驟
接下來是重頭戲。咖椰醬做法其實不難,但需要耐心。我分成傳統爐火法和現代電鍋法兩種,你可以根據家裡設備選擇。
傳統爐火做法(最道地)
這方法需要守在爐子邊,但風味最接近東南亞口味。
先把雞蛋打散,記得要輕輕攪,避免出泡。然後加入糖,攪到糖融化。為什麼要先融糖?因為糖粒如果沒化開,成品會有顆粒感,吃起來沙沙的。
再來慢慢倒入椰漿,一邊倒一邊攪。然後把香蘭葉打結丟進去。開小火,絕對不能大火!火一大蛋就會結塊。接著就是漫長的攪拌,大概要攪15-20分鐘,直到醬變濃稠。
怎麼判斷好了沒?用刮刀劃過鍋底,如果痕跡會停留幾秒,就差不多了。最後加一點鹽提味,然後過篩去掉葉子和雜質。
電鍋做法(懶人版)
如果你怕顧火顧到瘋,可以用電鍋。步驟類似,但把所有材料混勻後,放進電鍋蒸。外鍋放一杯水,蒸到跳起後再燜10分鐘。拿出來攪一攪,如果還太稀,就再蒸一次。
電鍋法的優點是不怕燒焦,但缺點是香氣可能沒那麼足。我個人還是偏好爐火法,因為香蘭葉的香味能更好釋放。
咖椰醬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很多人學咖椰醬做法時會遇到一些問題,我整理成Q&A,方便你快速排查。
Q: 為什麼我的咖椰醬結塊了?
A: 通常是火太大或攪拌不夠。補救方法是過篩,但預防勝於治療,記得全程小火。
Q: 咖椰醬可以放多久?
A: 自製的沒防腐劑,冷藏大概一星期。如果要久放,可以分裝冷凍,但質地可能會稍微改變。
Q: 可以用代糖嗎?
A: 可以,但風味會差一點。我試過赤藻糖醇,吃起來比較不香,還是傳統糖效果好。
進階變化:不同風味的咖椰醬做法
基礎版學會後,可以試試變化型。比如巧克力咖椰醬,就是在煮的時候加可可粉。或者薑味咖椰醬,加入薑汁也很對味。
但我最推的是咖啡咖椰醬,適合大人味。做法一樣,只是在煮的時候加入一湯匙濃縮咖啡。這個版本配貝果超讚。
說實話,這些變化我有些喜歡,有些覺得還好。像薑味的我就覺得有點怪,但朋友卻愛得要命。所以你可以多試試。
咖椰醬的應用與保存技巧
做好的咖椰醬除了抹吐司,還能做什麼?其實用途很多。比如當成麵包內餡,或者淋在冰淇淋上。甚至拿來醃肉,會有淡淡的甜香。
保存時要用乾淨的玻璃罐,裝滿後倒扣排除空氣。冷藏後會更濃稠,這是正常的。
最後提醒,自製咖椰醬因為沒添加物,顏色可能不如市售的鮮豔,但這才是天然的啊。我反而討厭那種亮綠色的加工品。
希望這篇咖椰醬做法教學對你有幫助。如果有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,我會盡量回覆。畢竟失敗這麼多次,總算有點心得可以分享了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