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甜點師,我花了無數個小時在廚房裡反覆試驗,失敗過也成功過,深知一塊完美巧克力蛋糕背後的科學與藝術。每次看到客人嚐到蛋糕時眼睛一亮的表情,或是收到“這是我吃過最棒的巧克力蛋糕”的反饋,都讓我想把這些年積累的細節分享給更多人。從材料選擇到手法技巧,每一個步驟都藏著讓蛋糕從“還行”到“驚豔”的關鍵。這篇文章不只是食譜,更是我想傳達的烘焙哲學——用對的材料、對的溫度、對的心態,做出能讓人幸福的甜點。
目錄

巧克力蛋糕材料
巧克力蛋糕材料名稱 | 建議選擇與目的 | 替代方案 (非等值) |
---|---|---|
巧克力 | 苦甜巧克力 (55-70%),風味核心 | 可可粉+油脂 (風味較單一) |
無鹽奶油 | 提供濕潤度與香氣 | 無 (或有鹽奶油需減鹽) |
細砂糖 | 提供甜度、軟化質地 | 二砂/黑糖 (風味改變) |
雞蛋 | 中型,室溫,結構與膨脹 | 無 (結構影響大) |
低筋麵粉 | 產生細緻柔軟組織 | 中筋 (口感略緊實) |
可可粉 | 天然無糖可可粉,增色增味 | 鹼化可可粉 (需調整用量) |
膨脹劑 | 泡打粉或小蘇打 (視配方) | 無 (蛋糕體會扁塌) |
鹽 | 海鹽或岩鹽,平衡甜度提味 | 精製鹽 (用量微減) |
液體 | 牛奶、鮮奶油、優格或熱水 | 豆漿、植物奶 (風味不同) |
巧克力蛋糕材料的準備,關鍵在於「品質」與「狀態」。雞蛋、奶油務必回到室溫,特別是冬天,冰冷奶油打發效果很差。巧克力切碎或使用鈕扣型,融化更均勻。粉類(麵粉、可可粉、泡打粉/小蘇打、鹽)最好先過篩混合,避免結塊也確保膨脹劑分布均勻。這些小細節,就是專業和業餘的分水嶺。

巧克力蛋糕做法
講完材料,接著是實戰——巧克力蛋糕做法。基礎做法大致分兩派:「奶油攪拌法」(Creaming Method)和「融和法」(Melt & Mix Method)。哪種好?看你想做哪種口感。
- 奶油攪拌法: 最常見。室溫奶油加糖打到蓬鬆泛白(這步驟超重要!空氣感來源),分次加入蛋液(一次加太多容易油水分離,別偷懶),接著加入融化的巧克力(稍放涼,別太燙),最後拌入混合好的乾性材料和液體(牛奶、優格等)。這方法做出來的組織比較細密、紮實一點,承重力好,適合做夾餡蛋糕。
- 融和法: 更簡單。把奶油、巧克力、液體(牛奶、水)、糖一起加熱融化混合均勻(小心別煮滾油脂分離),稍微降溫後加入打散的蛋液拌勻,最後加入乾粉類拌至無粉粒。這方法效率高,蛋糕體濕潤度通常更好,組織相對綿密但略帶點嚼勁(好的那種),布朗尼常用這做法。
不管哪種巧克力蛋糕做法,幾個核心重點務必掌握:
- 材料溫度: 奶油和雞蛋室溫!室溫!室溫!(很重要說三次) 冷奶油打不發,冰雞蛋容易讓融化的巧克力油脂凝固結塊。
- 拌合手法: 加入乾粉後,改用刮刀「切拌」或「fold in」,絕對不要瘋狂攪打!過度攪拌會產生太多麵筋,蛋糕就變橡皮了。拌到看不到乾粉就停手,寧可有少量小顆粒也不要過度攪拌。
- 烤箱預熱: 一定要提前預熱到正確溫度。烤箱沒熱透就把麵糊送進去,膨脹會受影響。
- 烘烤測試: 食譜給的時間是參考。出爐前5分鐘,拿竹籤或細筷子插入蛋糕中心,抽出時沾黏的麵糊很少或沒有,就熟了。輕拍蛋糕表面,有彈性且回彈速度快也是指標。
成功的巧克力蛋糕做法,烤箱溫度和時間是關鍵變數。每個烤箱脾氣不同,不要太死守食譜時間。第一次烤建議提前5分鐘檢查。烤過頭,蛋糕邊緣會乾硬,風味大打折扣。
巧克力蛋糕食譜
講了通則,來點實際的!分享三款經典又受歡迎的巧克力蛋糕食譜,包含材料、做法和小秘訣。這些都是我店裡賣得嚇嚇叫,客人回購率超高的品項。

熔岩巧克力蛋糕 (心太軟)
這款巧克力蛋糕食譜的重點就在於「爆漿」!外層是剛好的蛋糕體,內層是溫熱流動的巧克力醬。失敗關鍵通常是烤過頭變全熟蛋糕,或者沒爆漿。
-
材料 (6個份):
- 苦甜巧克力 (60-70%):150克
- 無鹽奶油:110克
- 蛋:2顆 + 蛋黃:2顆 (沒錯,需要額外蛋黃)
- 細砂糖:60克 (喜歡甜一點可加到80克)
- 低筋麵粉:30克
- 鹽:一小撮
- 蘭姆酒或香草精:5克 (提味用,可省略)
-
做法:
- 模具抹油撒粉備用(一定要!否則黏到懷疑人生)。
- 巧克力+奶油隔水加熱融化(水溫不要滾),攪拌均勻,離火稍降溫。
- 蛋+蛋黃+糖+鹽,用打蛋器打到顏色變淺、質地蓬鬆濃稠(拉起打蛋頭,滴落的痕跡能停留幾秒)。
- 將溫熱的巧克力奶油液倒入蛋糊中,輕輕拌勻。
- 篩入低筋麵粉,用刮刀輕輕切拌均勻,不要過度攪拌。拌好的麵糊應該是光滑有光澤。
- 將麵糊倒入模具中(約7-8分滿)。
- 關鍵步驟: 放入已預熱220°C的烤箱,烤 8-10分鐘。觀察蛋糕邊緣凝固成型、中心看起來仍像未熟透的狀態(摸起來中心會有點晃動感),就是最佳出爐時間!
- 出爐後,靜置1-2分鐘(讓邊緣定型一點),再小心倒扣脫模到盤子上,立刻享用!
-
小貼士:
- 模具選擇: 小瓷杯、金屬瑪芬模(直徑約7cm)最常見。金屬模導熱快,烘烤時間可能更短要留意。
- 麵糊狀態: 步驟3的蛋糊打發程度是蓬鬆關鍵,別偷懶。
- 烘烤時間: 寧可不足也不要過頭!第一次做,烤8分鐘就檢查。每家烤箱火力差異太大。
- 享用: 一定要趁熱吃!冷掉就沒熔岩效果了。搭配香草冰淇淋或鮮奶油是絕配。
- 可先準備: 麵糊可提前裝模,冷藏保存1-2天。烘烤時間需延長1-2分鐘。冷凍也可,但烤前需完全解凍。

巧克力芝士蛋糕 (重乳酪)
濃郁的乳酪加上巧克力,雙重享受。這款巧克力蛋糕食譜通常需要水浴法烘烤,讓蛋糕質地更細滑濕潤,避免表面裂開。
-
材料 (8吋圓模):
- 餅乾底: 消化餅乾 150克、融化無鹽奶油 70克、細砂糖 15克 (可省略)。
- 芝士糊:
- 奶油乳酪 (Cream Cheese):500克 (必須室溫軟化!)
- 細砂糖:120克
- 動物性鮮奶油:80克
- 蛋:2顆 (室溫)
- 苦甜巧克力:100克 (隔水融化稍涼)
- 香草精:5克
- 無糖可可粉:15克
- 低筋麵粉或玉米粉:15克 (幫助定型)
- 檸檬汁:5克 (提味平衡,可省略)
-
做法:
- 製作餅乾底: 消化餅壓碎成細粉(用料理機最快),加入融化奶油和糖(如果用)拌勻。倒入模具底部,用湯匙或平底杯壓實壓平。放入冷藏備用。
- 製作芝士糊:
- 室溫軟化的奶油乳酪,打到柔滑無顆粒(這步沒做好後面容易有粒粒)。
- 加入細砂糖,繼續打到融合。
- 加入蛋,一次一顆,打勻再加下一顆。
- 加入鮮奶油、香草精、檸檬汁拌勻。
- 加入融化的巧克力(不要太燙),拌勻。
- 篩入可可粉和低筋麵粉(或玉米粉),用刮刀輕柔拌勻至無粉粒。
- 組合烘烤:
- 將芝士糊倒入鋪好餅乾底的模具中。輕震幾下或用牙籤劃破大氣泡。
- 水浴法: 模具外用鋁箔紙包兩層(防水滲透)。放入一個更大的深烤盤,注入熱水(約模具高度的1/2 – 2/3)。
- 放入已預熱160°C的烤箱,烤 60-70分鐘。烤到蛋糕邊緣凝固,中心還有一點點晃動感即可(像布丁狀)。關火後,烤箱門夾個厚布或木勺開個小縫,讓蛋糕在烤箱內慢慢降溫約1小時(減少溫差裂開)。取出後完全放涼,再冷藏至少 6小時以上(最好是隔夜) 才脫模切片。
-
小貼士:
- 奶油乳酪軟化: 提前取出室溫軟化至少2小時!微波軟化容易熱過頭影響質地。沒軟化好會有顆粒,口感就差了。
- 水浴法防漏: 鋁箔紙包兩層,仔細檢查別有破洞。熱水要夠熱(約80°C以上),注入時小心別濺到蛋糕。
- 防止開裂: 除了慢速降溫,加入的粉類(低粉/玉米粉)和不過度攪拌(最後拌粉時)有幫助。但輕微邊緣裂痕是正常的,用巧克力醬或水果裝飾蓋掉就好。
- 冷藏時間: 一定要耐心!冷藏不足時切開會塌陷不成形。這是重乳酪蛋糕的特性。

巧克力千層蛋糕
超吸睛的網美款!層層堆疊的薄可麗餅和巧克力鮮奶油,考驗耐心但成就感滿分。這份巧克力蛋糕食譜的重點是餅皮要薄而均勻,奶油要穩定。
-
材料 (20-22片可麗餅,6-7吋):
- 巧克力可麗餅皮:
- 低筋麵粉:150克
- 無糖可可粉:20克
- 細砂糖:60克
- 鹽:一小撮
- 蛋:3顆 (室溫)
- 牛奶:500克 (常溫或微溫)
- 融化無鹽奶油:50克
- 香草精:5克
- 巧克力鮮奶油夾餡: (做法見下方Q&A)
- 動物性鮮奶油 (乳脂含量35%以上):500克
- 細砂糖:40-50克 (依喜好)
- 無糖可可粉:20克
- 苦甜巧克力:50克 (切碎或鈕扣型)
- 表面裝飾 (隨意): 可可粉、巧克力碎、巧克力醬、莓果等。
- 巧克力可麗餅皮:
-
做法:
- 製作可麗餅麵糊:
- 低粉、可可粉、糖、鹽混合過篩備用。
- 蛋打散,加入牛奶、融化奶油、香草精拌勻。
- 將混合好的液體倒入粉類中,用打蛋器或刮刀攪拌均勻至無粉粒(勿過度攪拌)。麵糊狀態像稀奶油。
- 將麵糊過篩至少1次(濾掉小顆粒),蓋保鮮膜,冷藏靜置至少1小時(讓粉類充分吸水,煎時不容易破)。
- 煎可麗餅:
- 準備一個大小合適的不沾平底鍋(建議直徑15-18cm)。熱鍋後轉小火,鍋面刷薄薄一層油(或噴油)。
- 舀一勺麵糊(約1/4杯,依鍋子大小調整),快速搖晃鍋子讓麵糊均勻攤成薄圓形。底部凝固、邊緣微微翹起時,用刮刀或手指小心掀起翻面,煎約10-20秒即可取出放涼。重複至麵糊用完(每煎一片前可再刷一點點油)。餅皮放涼備用。
- 打發巧克力鮮奶油: (詳細步驟見下方Q&A)
- 鮮奶油+糖+可可粉打發至約8分發(紋路明顯但還有流動性)。
- 加入融化的巧克力(稍涼但仍是液態),繼續低速打勻至穩定堅挺狀態(約9-10分發)。
- 組裝:
- 取一片餅皮,抹上薄薄一層巧克力鮮奶油(邊緣留約1公分不抹,奶油會被擠壓擴散)。蓋上下一片餅皮,輕輕壓平。重複至所有餅皮用完(最後一層是餅皮)。
- 表面可再抹一層薄薄的鮮奶油做遮蓋(crumb coat),冷藏定型約30分鐘。
- 最後用剩餘的巧克力鮮奶油抹面裝飾,或直接撒可可粉、巧克力碎片等。完成後冷藏至少4小時以上(最好隔夜) 再切件,讓奶油和餅皮融合更好切!
- 製作可麗餅麵糊:
-
小貼士:
- 餅皮要薄: 麵糊量要控制好,鍋子溫度穩定(太熱麵糊下去立刻凝固攤不開,太冷沾鍋),搖晃速度要快。
- 麵糊靜置: 冷藏靜置是餅皮Q彈不破的關鍵步驟,別偷懶。
- 奶油穩定性: 加入融化巧克力(甘納許的概念)是讓奶油更穩定的做法。可可粉本身會幫助打發但也會增加消泡風險,加入巧克力後狀態更堅挺耐放。
- 抹奶油技巧: 每層奶油抹均勻但不用太厚(除非你喜歡爆餡感)。組裝時邊緣對齊,最後冷藏定型是切出漂亮斷面的不二法門。
- 耐心! 煎餅皮和組裝都需要時間,但成果絕對值得。

巧克力蛋糕熱量
為什麼巧克力蛋糕熱量普遍偏高?核心在於它的主要成分:
- 油脂: 巧克力、奶油、鮮奶油提供了絕大部分的熱量來源(1克脂肪=9大卡)。這些材料賦予蛋糕濕潤、滑順、香濃的關鍵口感。
- 糖: 提供甜度和膨脹度(1克糖=4大卡)。高糖不僅是熱量來源,也是風味平衡所需(巧克力本身偏苦)。
- 精緻澱粉: 麵粉(1克澱粉=4大卡)。提供蛋糕的骨架。
- 巧克力原料: 可可膏本身脂肪含量就很高(可可脂)。
巧克力蛋糕熱量估算表 (每100克):
蛋糕種類 | 熱量範圍 (大卡/100克) | 高熱量主因 |
---|---|---|
基礎巧克力蛋糕 (純蛋糕體) | 350 – 450 | 巧克力、奶油、糖、麵粉 |
熔岩巧克力蛋糕 (含流心) | 380 – 500 | 高比例巧克力、奶油、蛋黃 |
巧克力芝士蛋糕 (重乳酪) | 400 – 550 | 奶油乳酪、鮮奶油、糖、奶油餅乾底 |
巧克力千層蛋糕 | 350 – 480 | 大量巧克力鮮奶油夾餡、餅皮奶油 |
裝飾豐富 (淋醬/奶油花/堅果) | +50 – 150 以上 | 額外的糖霜、鮮奶油、堅果、巧克力裝飾 |
看到這些巧克力蛋糕熱量數字,可能讓你縮手。但別忘了,甜點是為了帶來愉悅。幾個小建議:
- 控制份量: 這是最實際的方法!把蛋糕切小塊一點,細細品嚐每一口,比狼吞虎嚥一大塊更能滿足。熔岩蛋糕通常就是一小個,份量相對好控制。
- 選擇濃度: 選用更高可可含量(70%以上)的黑巧克力,總糖量通常可以降低一點(雖然油脂量差不多),但風味更濃郁深邃,一點點就很滿足。
- 調整配方: 自己做的話,砂糖量可以微幅減少10%(別減太多影響質地),用部分優格或香蕉泥取代少量油脂(但會改變風味和口感),或增加可可粉比例減少部分麵粉(提升巧克力風味同時略減澱粉量)。
- 看清本質: 像重乳酪蛋糕,它就是高熱量的存在。想吃它就接受它,減少其他餐的熱量攝取來平衡,而不是去找”低卡重乳酪”這種自我安慰的東西(味道真的差很多)。
- 搭配無糖飲品: 喝黑咖啡、無糖茶或水,別再配含糖飲料了。
關鍵是:享受當下,適量為王。 為了怕巧克力蛋糕熱量而完全不吃,久了反而容易報復性狂吃。挑選品質好的,用心做的巧克力蛋糕,品嚐一小塊帶來的幸福感,絕對值得那些熱量預算。有時候,一塊好吃的巧克力蛋糕,比起兩三包空有熱量的垃圾零食,對身心靈更健康!
如果擔心 巧克力蛋糕熱量 太高,可以嘗試用蜂蜜代替部分糖分的蜂蜜蛋糕,甜度自然且更健康。

常見問題 Q&A
如何製作巧克力鮮奶油?
巧克力鮮奶油是許多甜點的靈魂。要打得漂亮穩定,重點在「低溫」和「加入巧克力」。
- 工具容器冰冷: 攪拌盆、打蛋器頭,甚至鮮奶油本身,最好都先冷藏過。夏天可以在盆底墊冰塊水打發。
- 材料混合: 取一部分鮮奶油(約總量的1/4),加入細砂糖和可可粉,在小鍋中加熱至邊緣微滾(勿大滾),攪拌至糖和可可粉溶解。離火。
- 加入巧克力: 將切碎的苦甜巧克力倒入熱鮮奶油液中,靜置1分鐘讓巧克力融化,再輕輕攪拌成光滑的巧克力甘納許。放涼至室溫(必要時可隔冰水降溫,但別凝固)。
- 打發: 將剩下的冰冷鮮奶油倒入另一個冰冷攪拌盆,打發至約6分發(濃稠酸奶狀,提起打蛋頭有軟軟尖角)。
- 混合: 將冷卻的巧克力甘納許倒入打發的鮮奶油中。用低速或手動打蛋器攪拌均勻,直到鮮奶油變得堅挺(約9-10分發),呈現漂亮的巧克力色且有光澤。注意別打過頭變豆腐渣! 這個方法做出的巧克力鮮奶油非常穩定,適合抹面、擠花和當夾餡。

巧克力蛋糕冷藏後口感會變嗎?
會!而且通常是變好吃(特定種類)!這要看是哪種巧克力蛋糕。
- 熔岩蛋糕: 絕對不能冷藏!要吃之前才烤,趁熱吃。冷藏後熔岩心凝固,蛋糕體也會變乾硬,風味盡失。
- 基礎巧克力蛋糕: 冷藏後組織會稍微緊實一點,但濕潤度夠的配方影響不大。冰過後巧克力風味通常更融合濃郁。有些質地偏油的蛋糕(例如布朗尼),冷藏後口感會變得更綿密紮實,甚至有點像生巧克力,我個人很愛這種冰過的口感。
- 巧克力芝士蛋糕 & 千層蛋糕: 這兩種必須冷藏!冷藏是它們美味的關鍵步驟:
- 芝士蛋糕冷藏後結構才會穩固,風味更融合,口感更綿密紮實。剛烤好熱呼呼的乳酪蛋糕?那口感不敢想像…
- 千層蛋糕冷藏讓鮮奶油定型,餅皮吸收奶油濕潤度變得柔軟,整體風味融合得更好。冰過再切才會漂亮。 所以,除了熔岩蛋糕,大多數巧克力蛋糕冷藏過後再吃,無論風味或口感,通常都更上一層樓。

可以用可可粉代替巧克力嗎?
可以,但不完全等於。這是烘焙常見的替代問題。
- 可可粉是什麼? 它是巧克力塊去除大部分可可脂(油脂)後研磨成的粉末。它提供濃郁的巧克力風味和顏色,但缺乏巧克力塊中的可可脂和砂糖(除非你買的是含糖可可粉)。
- 直接替代的影響:
- 風味: 單純用可可粉,風味會比較直接、偏乾燥,少了巧克力塊那種圓潤、帶油脂感的濃郁層次和香氣。
- 質地: 缺少可可脂,蛋糕體的濕潤度和油脂帶來的滑順感會降低,口感可能略乾或粗糙一點。
- 甜度: 可可粉本身無糖,若原食譜使用含糖巧克力塊,全換成可可粉會讓蛋糕變苦,需要額外加糖補足。
- 如何較好地替代? 如果食譜要求融化巧克力塊100克,想用可可粉代替,一個常見的公式是:
- 使用 30-40克 無糖可可粉 (風味濃度不同需調整)
- 額外增加 30-40克 無鹽奶油 (補足可可脂的油脂)
- 額外增加 10-15克 細砂糖 (補足巧克力塊中的糖分,依個人口味調整) 將這三樣東西一起隔水加熱融化混合均勻,再當作融化的巧克力加入食譜中操作。但效果還是無法100%等同優質巧克力塊。只用可可粉加水或牛奶來代替融化巧克力,效果最差。 結論:應急可以,講究風味和口感的話,不建議。 尤其像熔岩蛋糕、甘納許這種強調巧克力質地的,很難用可可粉完美複製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