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我是焦糖先生,深耕烘焙領域超過10年,從街邊小攤到獨立工作室,始終堅持「手作的溫度」,鳳梨酥一直是我心中最「搞剛」卻也最迷人的台灣經典點心。
還記得剛入行時,師傅教我:真正的鳳梨酥,外皮要酥到掉渣,內餡要香而不膩。這10年來,我試過上百種配方——從傳統冬瓜醬混鳳梨、純土鳳梨熬煮,到最近爆紅的鹹蛋黃流心、麻辣肉乾等創新口味,甚至還研發過減糖版的健康配方!
這篇文章,我想把我對鳳梨酥的職人執著全部分享給你:無論你是想復刻記憶中的古早味,或是挑戰創意新口味,跟著我的步驟,保證讓你烤出專業級的鳳梨酥!
目錄
鳳梨酥食譜:傳統工藝的細膩呈現
菜品介紹
鳳梨酥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中式糕點之一,其外形酷似鳳梨,內餡由鳳梨果肉與冬瓜蓉混合熬製而成,外皮則以黃油、低筋麵粉等原料製成。傳統鳳梨酥的特色在於外皮酥脆、內餡酸甜適中,既有鳳梨的果香,又因冬瓜蓉的加入而更加潤滑。在台灣,鳳梨酥常被用作伴手禮,尤其在過年、婚禮等節慶場合,鳳梨酥因其“鳳梨”台語諧音“旺來”,象徵著“子孫旺旺來”的吉祥寓意,深受民眾喜愛。
食材
製作鳳梨酥的食材主要分為內餡和外皮兩部分:
-
內餡:
-
鳳梨果肉:450克(去皮去籽後切小塊)
-
冬瓜果肉:900克(去皮去籽後切小塊)
-
砂糖:60克(可選用黃砂糖或綿白糖)
-
麥芽糖:60克
-
玉米粉:10克(可選,用於調節內餡黏稠度)
-
外皮:
-
無鹽奶油:100克(室溫軟化)
-
低筋麵粉:140克
-
糖粉:40克
-
雞蛋:1顆(全蛋液)
-
鹽:1克
-
奶粉:50克(可選,增加奶香)
做法
製作鳳梨酥的工藝需要細心與耐心,以下是分步驟的詳細說明:
- 內餡製作:
- 將冬瓜切小塊,放入沸水中煮10分鐘至透明,撈出晾涼後用紗布包起擠乾水分。
- 將鳳梨與冬瓜混合,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泥狀。
- 將果泥倒入不粘鍋中,加入砂糖與麥芽糖,小火熬煮並不斷攪拌,直至內餡變得黏稠且容易成型。
- 關火後將內餡晾涼,冷藏備用。
- 外皮製作:
- 將無鹽奶油室溫軟化後,加入糖粉與鹽,用電動打蛋器打發至顏色變淺。
- 分次加入全蛋液,繼續攪打至完全融合。
- 篩入低筋麵粉與奶粉,用刮刀拌和至無生粉狀態,捏成團狀(注意不要過度揉搓,以免麵團起筋)。
- 包製與烘烤:
- 將外皮與內餡按照模具大小分成相等的小份(例如外皮30克、內餡25克)。
- 取一份外皮搓成小球,壓扁成圓皮,放入一份內餡,用虎口處慢慢往上收口,直至完全包裹內餡。
- 將包好的鳳梨酥放入模具中按平,扣出後排入烤盤。
- 烤箱預熱至180℃,中層烘烤15分鐘,若表面未上色,可調至200℃續烤5分鐘至表面金黃。
專業技巧
- 內餡黏稠度控制:熬煮內餡時需不斷攪拌,避免粘鍋或煮焦。若內餡過稀,可加入少量玉米粉調節黏稠度。
- 外皮酥脆度:外皮製作時需避免過度揉搓,以免麵團起筋,影響酥脆度。
- 烘烤溫度與時間:不同烤箱的火力可能有所差異,建議首次製作時密切觀察上色情況,適當調整溫度與時間。

土鳳梨酥:原汁原味的傳統風味
菜品介紹
土鳳梨酥,又稱“純鳳梨酥”,是台灣傳統鳳梨酥的進階版本。與傳統鳳梨酥不同,土鳳梨酥的內餡完全使用鳳梨果肉製成,不添加冬瓜蓉等其他成分,因此口感更加酸甜,帶有明顯的鳳梨纖維感。土鳳梨酥的外皮通常薄厚適中,酥脆度與內餡的酸甜風味相得益彰,深受追求原汁原味的食客喜愛。
食材
製作土鳳梨酥的食材與傳統鳳梨酥相似,但內餡配方有所調整:
-
內餡:
-
鳳梨果肉:600克(去皮去籽後切小塊)
-
砂糖:50克(可選用赤砂糖或冰糖)
-
麥芽糖:100克
-
玉米粉:10克(可選,用於調節內餡黏稠度)
-
外皮:
-
無鹽奶油:150克(室溫軟化)
-
低筋麵粉:200克
-
糖粉:30克
-
雞蛋:1顆(全蛋液)
-
鹽:1克
-
杏仁粉:25克(可選,增加香氣)
做法
土鳳梨酥的製作工藝與傳統鳳梨酥類似,但內餡製作需更加注重鳳梨的風味保留:
- 內餡製作:
- 將鳳梨切小丁,加入砂糖與麥芽糖,小火熬煮並不斷攪拌,直至內餡變得黏稠且容易成型。
- 若內餡過稀,可加入少量玉米粉調節黏稠度。
- 關火後將內餡晾涼,冷藏備用。
- 外皮製作:
- 將無鹽奶油室溫軟化後,加入糖粉與鹽,用電動打蛋器打發至顏色變淺。
- 分次加入全蛋液,繼續攪打至完全融合。
- 篩入低筋麵粉與杏仁粉,用刮刀拌和至無生粉狀態,捏成團狀(注意不要過度揉搓)。
- 包製與烘烤:
- 將外皮與內餡按照模具大小分成相等的小份(例如外皮30克、內餡25克)。
- 取一份外皮搓成小球,壓扁成圓皮,放入一份內餡,用虎口處慢慢往上收口,直至完全包裹內餡。
- 將包好的土鳳梨酥放入模具中按平,扣出後排入烤盤。
- 烤箱預熱至170℃,中層烘烤15分鐘,翻面後續烤12分鐘至表面金黃。
專業技巧
- 內餡纖維保留:土鳳梨酥的內餡需保留鳳梨的纖維感,因此切丁時不宜過細。
- 外皮香氣提升:加入杏仁粉可增加外皮的香氣,若無杏仁粉,可用奶粉替代。
- 烘烤溫度與時間:土鳳梨酥的外皮較薄,烘烤時需注意翻面,避免一面上色過深。

創新口味鳳梨酥:傳統與現代的融合
菜品介紹
創新口味鳳梨酥是近年來在台灣烘焙界興起的潮流,其特色在於突破傳統鳳梨酥的酸甜風味,融入了更多現代元素。例如,在內餡中加入蔓越莓、芝士等食材,或在外皮中加入抹茶粉、可可粉等調味,使鳳梨酥的口感更加豐富多元。創新口味鳳梨酥不僅保留了傳統鳳梨酥的酥脆外皮,還為食客帶來了全新的味覺體驗。
食材
創新口味鳳梨酥的食材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調整,以下以“蔓越莓芝士鳳梨酥”為例:
-
內餡:
-
鳳梨果肉:400克(去皮去籽後切小塊)
-
蔓越莓乾:50克(切碎)
-
砂糖:40克
-
麥芽糖:60克
-
奶油芝士:30克(切小塊)
-
外皮:
-
無鹽奶油:120克(室溫軟化)
-
低筋麵粉:180克
-
糖粉:35克
-
雞蛋:1顆(全蛋液)
-
鹽:1克
-
抹茶粉:5克(可選,用於製作綠色外皮)
做法
創新口味鳳梨酥的製作工藝與傳統鳳梨酥相似,但需在內餡或外皮中加入特色食材:
- 內餡製作:
- 將鳳梨切小丁,加入砂糖與麥芽糖,小火熬煮並不斷攪拌,直至內餡變得黏稠且容易成型。
- 關火前加入蔓越莓乾與奶油芝士,拌勻後晾涼,冷藏備用。
- 外皮製作:
- 將無鹽奶油室溫軟化後,加入糖粉與鹽,用電動打蛋器打發至顏色變淺。
- 分次加入全蛋液,繼續攪打至完全融合。
- 將低筋麵粉與抹茶粉混合後篩入,用刮刀拌和至無生粉狀態,捏成團狀(注意不要過度揉搓)。
- 包製與烘烤:
- 將外皮與內餡按照模具大小分成相等的小份(例如外皮30克、內餡25克)。
- 取一份外皮搓成小球,壓扁成圓皮,放入一份內餡,用虎口處慢慢往上收口,直至完全包裹內餡。
- 將包好的創新口味鳳梨酥放入模具中按平,扣出後排入烤盤。
- 烤箱預熱至175℃,中層烘烤18分鐘至表面金黃。
專業技巧
- 內餡食材搭配:創新口味鳳梨酥的內餡可加入乾果、芝士、巧克力等食材,但需注意食材的濕度與黏稠度,避免影響包製與烘烤效果。
- 外皮顏色調節:若需製作綠色或棕色外皮,可加入抹茶粉、可可粉等調味,但需適量減少低筋麵粉的用量,以保持外皮的酥脆度。
- 烘烤溫度與時間:創新口味鳳梨酥的外皮可能因加入特色食材而變得更厚,烘烤時需適當延長時間,確保內餡熟透。

鳳梨酥的傳統與創新
鳳梨酥、土鳳梨酥與創新口味鳳梨酥,是台灣糕點文化的三顆明珠。傳統鳳梨酥以其酸甜適中的口感與吉祥的寓意,深受民眾喜愛;土鳳梨酥則以原汁原味的鳳梨風味,吸引著追求傳統的食客;創新口味鳳梨酥則以多元的食材與風味,為食客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。無論是作為伴手禮,還是日常點心,鳳梨酥都是台灣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台灣,從台南到宜蘭,各地的小吃與糕點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與歷史。希望這份鳳梨酥食譜與台灣小吃地圖,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台灣的美食精髓,也期待您親自前往台灣,品味這些令人垂涎的味覺盛宴。想要了解更多台灣美食資訊,可參考小吃地圖:台南小吃、高雄美食、台中美食到宜蘭小吃一次掌握,獲取更詳細的美食指南。
Comments